AI时代设计师生存手册 五个关键角度总结

一、设计的价值到底有多大?

设计的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:

  1. 功能性价值:设计旨在解决实际问题,例如优化用户体验(UX)、提升产品可用性以及增强品牌辨识度。优秀的设计能够直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,例如,苹果通过设计实现产品差异化,从而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。
  2. 情感性价值:设计通过美学和情感共鸣来连接用户,增强品牌忠诚度。例如,某些奢侈品牌的设计不仅具备功能性,还是身份和文化的象征。
  3. 商业转化价值:设计在营销、用户转化率和品牌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。举例来说,一组出色的IP美术宣传插画能够显著提升销售转化率,从而直接推动收入增长。
  4. 创新驱动价值:设计思维(Design Thinking)在商业创新中被广泛应用,帮助企业发现新的机遇和优化流程。

然而,设计的价值在不同企业和行业中的认可度差异较大:

  • 在高利润行业(如科技、奢侈品、大文娱等),设计被视为核心竞争力,企业愿意投入大量资金。
  • 在低利润或传统行业(如制造业、餐饮业),设计通常被视为“锦上添花”,预算较为有限,甚至可能被削减。

因此,设计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的商业模式、盈利能力以及对设计的认知。如果企业本身盈利能力不足,设计预算自然会受到压缩。这也是我常提到的,在大多数企业中“设计是必要但并不总是重要”的原因。

二、AI 对设计行业的冲击

随着 AI 技术的进步(如 MidJourney、DALL·E 和 Figma 插件等),设计领域的准入门槛显著降低,任何人只需学习使用 AI 工具,就能创造出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的设计。AI 对设计行业的具体影响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:

积极影响:

  1. 提高效率:AI 能够迅速将设计师脑海中的想法转化为初步草图、配色方案和排版建议,减少重复性工作,从而让设计师有更多时间专注于创意和策略。
  2. 降低成本:企业能够利用 AI 工具以更低的成本满足基本设计需求,这对中小企业尤其适用。
  3. 拓展可能性:AI 生成的设计灵感可以激发设计师的创造力,帮助他们探索更广泛的设计选项。

消极影响:

  1. 低端岗位受威胁:AI 可以替代部分基础设计工作(如简单的海报、LOGO 和网页布局),这对初级设计师或主要从事执行工作的设计师造成了冲击。
  2. 薪资压力:随着可通过 AI 生成设计的人数增加,市场竞争加剧,普通设计师的薪资可能面临被压低的风险。
  3. 同质化风险:AI 生成的设计往往基于大量数据,这可能导致设计作品趋向于同质化,缺乏独特性。

数据支持:

根据2023至2025年的市场报告(如 Statista、McKinsey),全球设计行业受到 AI 的显著影响,约30%的基础设计任务已经实现自动化。

一些社交平台(如 X、Reddit、小红书和微博)上的讨论显示,部分自由设计师表示,由于 AI 工具的普及,客户对低端设计的预算大幅减少,甚至有的客户要求“用 AI 免费生成设计”。

三、大部分设计师还能维持工作和薪水吗?

设计师的职业前景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:

1. 设计师的定位与能力

  • 低端/执行型设计师:主要从事重复性和标准化的工作(如横幅制作和简单的用户界面设计)。这一群体受到 AI 的影响最大,可能面临失业或薪资下降的风险。
  • 中高端/策略型设计师:具备品牌策略、用户研究和跨领域合作能力的设计师(如用户体验研究员和设计总监)受到 AI 的影响相对较小。企业仍然需要这类人才来制定设计方向并解决复杂问题。
  • 跨领域复合型设计师:掌握设计与技术(如开发、3D建模和动态设计)或设计与商业(如增长设计、产品管理和运营策略)的设计师更具竞争力。

2. 行业与市场需求

  • 高需求领域:例如游戏设计、增强现实/虚拟现实、元宇宙以及文娱内容等相关设计领域仍然存在大量机会。
  • 低需求领域:传统平面设计和基础用户界面设计的需求正在减少,竞争愈发激烈。

3. 地域与经济环境

  • 在国内,中小企业的设计预算有限,AI 的低成本优势可能加速对低端设计师的取代。
  • 在香港或其他成熟市场,企业对高端设计和品牌价值的重视程度较高,资深设计师仍然有稳定的需求。

可预见的发展趋势:

  • 短期(1-3年):AI 将继续取代低端设计任务,初级设计师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,薪资水平可能保持平稳或下降。
  • 长期(5-10年):设计行业将出现分化,低端岗位数量减少,而对高端和复合型岗位的需求则会增加。能够与 AI 协同工作、专注于策略和创新的设计师将获得更高的回报。

四、设计师的恐惧与市场反应

设计师的恐惧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:

1. 失业焦虑

随着 AI 工具的普及,许多设计师担心自己会被取代,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和裁员潮的背景下,这种忧虑愈发明显。

2. 薪资下降

客户对设计预算的压缩使得自由设计师和初级岗位的议价能力减弱,从而导致薪资水平下降。

3. 技能贬值

一些传统设计技能(如 Photoshop 操作)正被 AI 部分取代,设计师因此担心自己现有的技能可能变得过时。

4. 市场信息放大

社交媒体(如小红书、微博和脉脉等)上关于“AI 取代设计师”和“裁员浪潮”的讨论加剧了这种恐慌情绪。

如何看待这些恐惧?

  • 恐惧有其合理性:AI 确实在重塑设计行业,低端岗位的替代趋势是不可逆转的,市场对低技能设计师的需求正在减少。
  • 但并非全盘悲观:设计的核心是解决问题的能力,而不仅仅是工具操作。AI 无法完全取代人类在情感共鸣、文化洞察和复杂系统设计等方面的作用。
  • 市场反应被放大:社交媒体上关于失业潮的信息往往集中于负面案例,忽视了高端设计岗位的稳定性以及新兴领域中的机会。而且,通常那些挣得不错的设计师并没有时间频繁发帖,大多数在网上冲浪的人其实是那些面临失业或工作不稳定的设计师。

五、设计师如何应对?

针对普通设计师应对 AI 冲击和市场变化的策略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:

1. 提升核心竞争力

  • 学习高阶技能:掌握设计思维、用户研究、品牌策略以及商业逻辑等关键能力。
  • 掌握 AI 工具:熟悉 Gork、Sora、MidJourney 和 Figma AI 插件等工具,将其视为提升工作效率的助手,而非竞争对手。
  • 跨领域发展:学习数据分析、编程和产品管理等知识,专注于某个行业,转型为复合型人才。

2. 专注细分领域

  • 选择难以被 AI 替代的领域:如交互设计、体验设计、3D 动画、品牌叙事和 IP 开发等。
  • 深耕特定行业:专注于文娱、教育、游戏、医疗和金融等垂直领域,积累相关的专业知识。

3. 建立个人品牌

  • 利用社交媒体:在 X、Behance、小红书和站酷等平台上展示自己的独特设计风格和成功案例,提高市场辨识度。
  • 提供差异化服务:结合文化洞察或定制化策略,为客户提供独特的设计服务。

4. 适应市场变化

  • 接受低成本竞争:面对 AI 带来的低成本竞争,主动调整定价策略或服务模式,例如采用订阅制设计服务。
  • 寻找机会:关注细分行业中的设计需求,提供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,以抓住市场红利。

5. 持续学习与心态调整

  • 保持学习状态:关注行业趋势和时事热点,持续学习新知识。
  • 拥抱变化:接受 AI 是行业发展的趋势,主动适应变化,而不是抵制它。

最后总结

设计的价值

设计在功能性、情感连接、商业转化和创新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,但在低利润企业中,其价值常常被低估。

AI 的冲击

AI 的发展降低了设计行业的准入门槛,取代了一部分低端岗位,但同时也为提升效率和扩展创意提供了新的可能性。

设计师的前景

低端设计师面临失业和薪资下降的压力,而高端和复合型设计师仍然保持着稳定的需求。行业正朝着进一步分化的方向发展。

应对策略

普通设计师应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,聚焦于细分领域,积极采用 AI 工具,并努力建立个人品牌,以适应市场的变化。

对于设计师的恐惧

建议理性看待这些担忧:AI 只是一种工具,而不是威胁。真正的挑战并非技术本身,而是技能和心态的停滞。只要设计师保持主动学习和适应变化的姿态,他们依然能够在 AI 时代找到自己的价值和立足之地。